裁員過後


裁員的消息頻傳,但是高階主管要注意了,小心裁員之後造成的離職潮。


管理學教授崔佛 Charlie Trevor)等人,經過研究分析後指出,如果公司裁掉五% 的員工,該年度公司主動辭職的員工,會比沒有裁員的公司平均多了二六%。也就是,公司因為裁員而多出來的辭職員工人數,是原裁員人數的五倍,而且當裁員的規模越大,這個倍數也越大。結果公司裁掉不要的員工,最後連想要留的員工都走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是,裁員之後,相同的工作量落在更少的員工身上,造成留下來的員工壓力大增,以致公司進行裁員之後四到六個月的時間,請假和辭職的員工會達到巔峰。

公司進行裁員時,如何把負面影響減到最低?人力資源雜誌(HR Magazine)綜合多位專家學者的看法,提出建議:

再多溝通都不嫌多。公司的情況不佳,員工大概都猜得出來,公司騙不了他們。主管不如誠實告知,明確地讓員工知道,公司目前哪些地方有問題,並且尋求員工的意見,邀請他們幫助公司。裁員中也要繼續保持溝通管道暢通,以多元且頻繁的方式跟員工對話,包括定期召開正式會議、主管跟員工一對一談話、公司網站設立論壇等。

給沒被裁員的員工留下來的理由。讓員工知道,公司已經盡可能採取所有措施,裁員是不得不做的最後一步,而且公司有好好對待被裁員的員工。此外,主管應該拿出具體的因應計畫及時間表,留下來的員工才會有信心。

○○一年網路熱退燒時,網路券商嘉信理財公司(Charles Schwab)決定,即便公司不得不裁員,還是要繼續當一個好僱主。因此,嘉信理財設立一千萬美元的獎學金,提供離職員工學費補助。每名員工最多可以申請二萬美元。被裁員的員工如果在十八個月內重新被公司僱用,公司會給他們七千五百美元的獎金。公司等於請員工先去進修,等到公司有能力再徵才時,歡迎員工回來。

做一件具有指標性的事情。例如,宣佈裁員消息的同時,也宣佈CEO今年年薪只拿一美元。蘋果電腦的賈柏斯(Steve Jobs)、思科的錢伯斯(John Chambers),都曾在公司遇到困境時這樣做。這種動作能夠吸引注意力,再次向員工確定,大家會一起共度難關。去年關店連連的連鎖咖啡店星巴克,也於去年八月宣佈,在美國,副總級以上的主管今年通通不加薪。

讓留下來的員工有發洩情緒的出口。無論是團體討論或主管一對一面對員工,都要讓員工有機會問問題、獲得答案,並且說出心中的擔憂。


(摘錄自EMBA雜誌200912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