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類股周線圖 (2018-10-9)
電子類股周線圖 (2018-10-9)
上週四0050成交了27785張,外資買超了23442張(占比84%),會不會覺得很奇怪。似乎可以把外資當反指標,他如果大買,搭配技術分析的KD,在高點死亡交叉時進場做空,或買台灣五十反(00632R)。
104/12/31當大盤陷入整理,又碰到元旦長假,是一個選擇權做賣方的機會。從日線判斷行情偏弱,5MA、20MA、60MA走空,季線壓頂不利多方,KD指標死亡交叉,因此決定賭它漲不上去。
當時期貨指數在8272點,8500點應該上不去,所以下單賣出8500的Call,掛一堆單只成交12口,平均價位60.9,收入權利金36540元,付出保證金168600元,只要在1/20結算在8500點以下,權利金就歸我。
華爾街沒有新鮮事,多空循環永不止。這句話是很有名的操盤手-傑西李佛摩所說:「今天在股市發生的一切,都曾在以前發生過,未來也將不斷發生」打看台股月線圖,我們也可以發現真的是如此,它就像是一個大型的整理箱,從 3500 點到萬點來回做整理,跌深必漲、漲高必跌,循環不息。
多空循環為必然,順勢操作為自然
那要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獲利呢?既然我們知道,多空的循環本就是股票市場中的常態,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雞蛋理論就告訴我們,既然金融商品的行情都是在多空循環中組成的,上漲時持有,高點時賣出,下跌時等待,低檔是進場。
上周五(26日)大陸滬深300指數期貨殺到跌停板,正在竊喜再殺一根就可以把散戶嚇出場,每次融資斷頭就是進場點,誰知官方又再次於假日發布利多「降準降息」,周一還發文力挺股市,這樣一來散戶浮額就清不出來,反而拉長整理時間。
可以看出大陸官方做多心態,但是不懂市場心理,股票市場是打籌碼戰,德國投機家「科斯托蘭尼」曾說股市要漲看股票在誰手上,如果在散戶手上這盤漲不動,如果在法人手裡才會漲。
期貨日K線圖在6/18跳空開低,以十字線收盤,隔天又跳空開高,如果沒有被回補缺口,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島型反轉信號」。一個孤零零的小島,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在技術分析裡常在高檔區或低檔區出現,是一個方向改變的訊號。
雖然它是一個因七月期貨逆價差轉倉所形成的,在現貨的K線圖並沒有,但技術分析不管你那麼多,眼前看到的就是一個十字線的島型反轉。目前季線下彎不適合做多,有喜歡搶短線反彈的投資人,可以參考一下。
台股昨(9)日在無重大利空下大跌1.8%,收9,191點,一舉跌破年線與9,200點關卡,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表現最弱勢,櫃買指數更重挫3.9%,股性活潑的中小型股淪為殺盤重災區;跌停家數高達174家,創放寬漲跌幅新制上路以來新高。
台股昨日開低走低,終場重挫176點收市,市場傳出應與外資押寶大陸A股將納入MSCI、出現的資金轉移有關。
友達(2409)昨日舉行法說會,2014年大賺180.6億元,創下6年新高,每股稅後純益1.83元。由於面板供需持續吃緊,友達總經理彭双浪認為今年整體面板供需仍屬於健康狀況,第1季是全年營運谷底,第2季開始回溫,「今年將是洋洋得意的一年。」
友達2014年全年合併營收4081.8億元,較2013年減少2.0%,全年稅後純益180.6億元,EPS(每股純益)1.83元。
中國證監會1月16日處罰券商融資融券業務(事實上,監管部門不是首次處罰券商兩融業務違規),對中國大陸股市流動性產生衝擊,各界以黑天鵝解讀。
消息一出19日上證狂殺7.7%開低走低,尾盤下跌260點,也創出近七年來的最大日跌幅,有人形容是中國119股災。
近期國內連結陸股的上證50 ETF(008201-TW)漲幅兇猛,上周股價從89.8元狂飆至198元,單周漲幅高達1.2倍以上,連帶使得股價、淨值間大幅溢價一倍多。1/9(周五)當天單日漲幅更高達34%,1/12(周一)隨即下跌38.38%,這也算是台灣奇蹟,愛衝浪的人有福了。
ETF是個精神分裂患者,因為一方面,它可以像傳統的基金,買進後長期持有;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它做任何對股票做的事,當日沖銷、放空、融資,因此它可以滿足長期投資人,也可以滿足短期投機客。
全球股市近期震盪加劇,讓股海浮沈的股民忐忑不安,「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再度開示:市場是神經兮兮的酒鬼,他亢奮時就要賣,憂鬱時就要買。
巴菲特說:「姑且想像那裡有個人─市場先生(Mr. Market)─而且是有點神經兮兮的酒鬼。某些日子他會非常亢奮,某些日子非常憂鬱。而當他亢奮時你就向他賣,他憂鬱時你就向他買。這無關乎什麼道德瑕疵。」
身價估達740億美元(2.37兆台幣)的巴菲特並提供了他的投資建言。
11月底大選完後藍天變綠地,股市也回檔修正,在12月17日大盤一根長黑摜破季線,很多人看壞後市不知底部在哪裡。
但台積電拉回到季線就止跌反彈,通常季線有相當大的支撐作用,台積電一向是外資的控盤工具,又佔權重比例很高,可以當做一個指標來參考。
歐陽是我多年的朋友,出了好幾本財經書,在證券公司時,常邀我上夏韻芬的當代理財王節目;珮婷是證券公司主管,也是非凡的常客,結婚後到香港發展,考到很多國際證照跨足二岸三地。
三人雖各自擁有一片天,卻同在雅虎理財專欄分享經驗,從97年雷曼金融風暴寫到現在,每當靈感枯竭時,一通電話就可以討論出好多議題。在投資理財的路上不要單打獨鬥,有三二益友可以切磋,尋找市場上的投資機會。
2014年即將結束,財經專家今年選股績效面臨總檢討,facebook(臉書)、蘋果(Apple)股價看回不回,第4季繼續神龍擺尾,讓一度喊賣出的專欄作家瑞弗斯撰文懺悔認錯,以自身為例警告主動投資的選股風險,呼應巴菲特的被動投資建議。
瑞弗斯:買ETF吧
標準普爾(S&P)曾發布報告指出,8成採取主動投資策略的經理人表現低於平均水準,今年美股S&P 500指數穩健上漲,多數主動投資的經理人表現再度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