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在過完年後呈現急貶的走勢,對美元的匯價創下近6年來的新低,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仰賴出口的亞洲各國,紛紛以貶值為手段來刺激出口,這對我們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幣值的升貶其實是雙面刃,一般大家都知道本國貨幣的貶值有利出口,不利於進口。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央行希望藉由弱勢貨幣來提振出口,按照道理是對我們好,但是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大蕭條,各國不是保護主義抬頭就是無力消費,請問要出口給誰。再說我們的競爭對手韓國,幣值貶的比我們更兇,若要搶訂單根本搶不過韓國,很顯然目前貶值不但救不了出口,反而讓我們受到進口成本增加的傷害。




 


想當年台幣升值,美元對台幣由140狂貶到125的時候,美元的貶值就是台幣的升值,當時出口商不知倒了多少,每天一開門就賠錢,原本1萬美元的訂單值40萬台幣,結果台幣升值,1萬美元只換到25萬台幣,根本不夠成本,豈不倒閉。


 


但是升值卻引起國際熱錢大量的湧入,造成台股直奔萬點,房地產狂飆的盛況,假設外資匯1億美金進來可以換40億台幣,就算什麼都不投資放在銀行,升值後也可以換回1.6億美金,大賺匯差。更何況當時沒有什麼投資工具,只好投入股市及房地產,才創造出台股一片榮景。那個時候台灣錢淹腳目,不知道錢從那裡來的,大家都變得很有錢,餐廳裡座無虛席,百貨公司也人潮洶湧,升值帶來的好處就是經濟繁榮,民間消費力強。


 


現在的情形剛好相反,大家都覺得荷包縮水了。若依過去經驗,貶值可能造成資金外流,對股市而言是利空。目前外資佔台股的比重約三成,如果台幣續貶,萬一外資基於匯損避險而出走,不敢想像對我們的衝擊。


 


有些人認為,台幣貶值和我們一般升斗小民好像沒什麼關係,或許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卻使我們間接的受到影響。因為進口原物料成本的增加,對一些加工業者造成經營上的困難,以糕餅業來說,雖然國際穀物價格大幅度下跌,但是因為台幣貶值及海運費上漲,兩相抵銷之後,價格也無法直接反應下來。


 


另外在旅遊業,受到匯率的因素,使得出國團費也變貴了,包括美加團、大陸團,以及東南亞團都要漲價,其中以日本團的漲幅最大,漲幅約有一成。
  
台幣對日元的貶值幅度更高,台灣有很多商品仰賴日本的進口,目前已傳出部份進口車業者擬調漲價格,日系化妝品價格也全面調升,對於一些愛用日貨的女性,可能要多掏腰包了。


 


現今的大環境是全球金融市場都處於不安的狀態,大量資金流入美國政府公債,造成美元的走強,這是一個趨勢,台幣不可能反向升值,有做海外投資的人更要注意匯率的變化。


 


目前台灣雙率走低,外幣定存相對吸引人,但要注意,澳幣紐幣雖然利息高,貶值幅度比台幣還大,不要賺了利息賠了匯率,到時白忙一場。


 


景氣低迷,生意難做,看來台幣貶值,不知道是否能增加出口競爭力,但反映在進口物品上,不論是吃的、用的、玩的,卻也會因為台幣貶值,讓民眾增加支出,這年頭用錢要精打細算,不要讓台幣貶值瘦了我們的荷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