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相信不少人曾經想過:「如果我有個有錢老爸(老媽),我現在早就可以…」出國留學、不用工作、買房子、開好車、創業、做有興趣的工作、做善事、血拼不用看價錢、旅行不用排時間等等。

 

事實上這些靠父母的事當然沒有發生,不然這個念頭就不會存在了。現在角色替換一下,想想看若是N年後,換成你的下一代出現同樣「沒有富爸爸」的遺憾,

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想必滋味不是很好。

 

只是,如果目前的經濟能力真的有限,無法提供下一代優質的成長背景或是高品質的生活與教育,是否我們就該消極的看待,期許孩子某天自己向上爬的旁觀心態呢?不,當然不是。因為除了金錢,理財觀念才是更需要傳承的資產。

 

就算父母很富有,但是小孩的理財能力亂糟糟,那麼遲早會成為敗家子;相對來說,如果上面能給的經濟支援不多,但理財觀念卻是從小積極培養,那麼人生至少會好走一點。

 

所以,就算你沒能力留金錢(或是不想),也一定要種下好的觀念,因為理財觀念才是給人財富加乘的機會。留給小孩100萬,花完就沒了,但是留給他如何賺到100萬的能力,他還可以自己再賺進更多的100萬。

 

若從實際面來衡量,讓下一代提早踏上理財道路的好處,也是讓他可以加快存到第一桶金;從複利的角度來說,提早十年開始理財,所累積的財富可差快一倍以上。(假設同樣投入十萬元在6%的報酬工具上,提早開始十年理財的差距)

 

如果把持續存錢與投資考慮進去,那麼差距可就更大。假設每天存下100元去投資,每10年所累積的財富可從50萬到1107萬。

 

然而這些口袋上的「實際」財富差距,都只是你願不願意提早開始學習理財,然後讓你的下一代能從小就擁有理財觀。這跟我們有多少錢無關,是跟起心動念有關。當然了,誰都不能保證後代真的那麼聽話,穩穩地照你指引走好理財路。

 

不過只要你換個位置想,如果當初自己父母有提早培養你理財,你現在所犯的理財錯誤可能就少很多,銀行戶頭、股票帳戶裡也會有更多的資產,更不用掙札在只能靠薪水過活。

 

結語:不管多晚,都要為下一代學理財,從你這一代開始,徹底改變家族的理財能力。若你家族沒有人會理財,沒關係,那就從你這代開始學習。若你家族無法提供金錢,沒關係,那就從你這代開始存錢。若你家族需要依靠你還債,沒關係,牙就給它咬緊一些,從你這代開始翻身。

 

對於目前的生活,我們可以選擇抱怨,也可以選擇抱希望;與其懊悔,不如把目標放在今生無悔。只要你相信,只要你願意,一旦開始,改變就會發生。我們都活在資本主義時代,金錢是種必要且有限的資源,如何高效率的理財需要不斷不斷的學習,而且值得去做。

 

不論你現在是過什麼樣的生活,不管你現在處於那個人生階段,你都要開始理財!除了讓自己未來過更好日子,有朝一日也才能將正確的理財觀念傳承下去,然後一代接著一代,從此改變你的家族。

arrow
arrow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