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Yahoo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七月份寫了三篇文章,分別是避險管道、台股投資停看聽、投資要會察言觀色。無非是想提醒讀者高處不勝寒,市場已經有一些變化了操作上要小心,沒想到股市真的跌了。會有這些看法除了很多面向的觀察外,直覺也很重要,或許是經驗值吧,在市場待久了,一種生存的本能自然養成。

 

要做觀察家,不要馬後炮

回頭看當時的財經新聞,「某金控調查,景氣樂觀指數跳升到28個月來新高」、「法人認為整體環境仍有利多頭」、「小摩看好鴻海,維持加碼評等」。可見新聞只是報導當下、或是已經發生的事,大概只有氣象報告,會預測未來。

 

而我們操作股票不是看公司過去的績效,而是分析未來的股價走勢,所以要用氣象預報員的角度。收集所有的資訊加上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值去判斷,雖然無法預知天災人禍的發生,但絕大部分時候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很多投資人操盤離不開電視,尤其喜歡看投顧老師解盤,想要從中得到一些明牌。老師講的很精彩,漲的股票他都有報過,只是當時為了客戶權益把股名遮起來,後來漲了才公開給電視機前的觀眾聞香,沒漲的就不提了,投資人也很健忘不會去計較,這種馬後炮的節目還能相信嗎?還不如自己學功夫。

 

進入空頭市場了嗎?

股市跌到這裡,大家開始擔心行情結束了嗎?空頭市場來了嗎?現在誰也不敢說,且讓我們看數據提供了什麼樣的線索。在技術面的研判上,一般是以季線判多空,也就是60日移動平均線,如果是往上就是多頭,如果往下走就是空頭。

 

因為平均線代表的是投資人的平均成本,用60日的平均成本當做趨勢的判斷,已是市場的慣例,使用和大多數人相同的指標,就有其參考性。目前雖然大盤跌破季線,但季線仍持續往上走,所以還不能說市場已經走空,就算季線走平多頭都還有機會,一旦季線下彎,有反彈就要找機會跑了。

 

季線何時會反轉向下是可以預測的,目前的扣抵值約在8766點附近,一是大盤跌破此區間才會造成季線下彎;或是大盤在這整理,再拖40幾天季線的扣抵值就會到9100點附近,就是多空攤牌的時候。

 

利空是一種淬鍊

有人說股市很奇怪,一跌就有一堆利空,消息面會配合技術面,哪有這麼巧的事,其實不是巧而是市場要跌就會對利空有反應。還記得三月太陽花事件,學生攻佔立法院的大利空,因為是多頭市場,指數回測季線後就再度上漲。

 

四月底馬蘇會停建核四,股市大跌2%壓回季線,結果也是點到再上創新高。這就證明利空是一種測試,在多頭市場對利空的反應很快,大跌會嚇死人,但拉回就是買點,股價還會再上。當大盤對利多鈍化對利空有所反應的時候,就代表多頭市場已經告一段落,大盤將進入盤整或下跌。

 

什麼時候才知道是多頭市場來臨?就觀察大盤對利空反應鈍化,也就是壞消息也跌不下去了,表示已經有人逢低承接,或許又是多頭風雲再起的時候。

arrow
arrow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