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  

Yahoo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小花買手機業者有送三個月免費音樂答鈴,時間過了也忘了去辦停,就這樣一直在繳費;小王有二個手機門號,自從換了智慧型手機後另一支手機也沒什麼用,但每個月還是要繳基本費,想去退掉又抽不出時間,就這樣一直在繳費。

你是燒錢族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會燒錢的就是電話和信用卡,很少有人會去看電話帳單的內容,各種收費項目沒人看得懂。有人開玩笑說電信公司要A一塊錢,你完全不會知道,如果有一千萬個客戶,一個月就可以A一千萬,一年就是一億二千萬。

信用卡有延遲付款的功能,所以在消費的時候完全沒有感覺,刷一下很爽,下個月帳單來了也不需要全繳,只要付最低金額即可,被扣多少利息也不知道,不小心遲繳,還要付滯納金,帳單裡的金額隨它怎麼算。

現在已經不流行寫信了,信箱除了廣告就是帳單,一般人看到帳單只會乖乖付款,鮮有人會去研究金額的由來,或檢討自己製造帳單的能力,只會嚷嚷著沒有錢。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不知不覺中把錢燒掉的。

存下來的才是你的錢

王永慶曾說過一句話:「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錢」。但是很多人把錢放在銀行裡就忘了。金管會統計,全台銀行開戶數高達1.3億個,平均每人有5至6個帳戶,靜止戶有四百多億元存款,有些銀行不計息,那些錢等於平白送給銀行用。

現代人擁有的太多,浪費的也不少,沒有將資源有效的運用,開一堆銀行戶、辦一堆信用卡、買一堆沒有用的東西。網路上還有人成立「買太多互助會」,一群愛買的人把家裡用不到的東西清出來,因不以營利為目的,要求網友販售商品,一定要低於市價,結果很多來賣東西的,一窩蜂的搶購便宜貨,把別人不要的東西又買了回去。

薪水有限的人沒有能力開源,就要想辦法節流。大富由命、小富由儉,理財需要加強自我克制的能力。

理財第一步「斷、捨、離

很多人沒有錢是因為不會管理錢,或者說是亂花錢,建議從「斷捨離」開始學習。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以自己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先清理出去就不會亂買進來。

斷捨離並不是主張清貧的生活,而是藉由對物品進行減法來為自己的生活加分。在每個當下都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東西,這樣可以杜絕亂買的浪費,養成習慣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需求,精準的消費。

投資也要會割捨,股票不需要太多,基金也不需要太多,會賺錢的留下,其餘都可以拋棄;保險也不需要太多,是轉嫁風險不是賺錢的,所以有基本保障就好。金融商品要符合自己的需求再買,不要因為便宜就買,買了一大堆然後又不知道如何處理。

我們真正的需求其實不多,是有太多的慾望讓我們迷失。簡單最好,回到生活的本質才能真正的享受人生。

arrow
arrow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