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根據財政部的綜所稅申報資料,台灣最有錢5%、和最貧窮5%家庭的年所得差距可能會飆破百倍再創新高,但因數字太難看,財政部竟然選擇不公布數據了,還說這樣的作法「符合國際慣例與國際接軌」,民眾聽到了忍不住開罵,政府實在是鴕鳥心態自欺欺人。

抱怨不能改變事實

台灣貧富差距拉大引發階層對立,小老百姓的憤怒正在一步步增加。很多人抱怨不公平,其實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抱怨並不能改變事實,重點是每個人要找到自己的天賦,發揮自己的強項。

黑人經常被歧視,但運動場上他們優越的體格卻是常勝軍。我們絕大多數的人並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在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可以說是在同一起跑線開始往前衝,為什麼在若干年後大家的際遇會不相同,甚至大相逕庭。

就算起薪有22K和30K的落差,在沒有意外的狀況下,經過多年的打拼升職加薪,應該也是屬於差不多的中產家庭,可是其間的落差真的很大,有的人一無所有,有的人成家立業置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理財第一步,從改變開始

抽菸有害健康大家都知道,但還是有人抽,因為戒菸很難他做不到;減肥就是要少吃多運動大家也都知道,但是有些人做不到所以會胖,原來就是有「觀念」但「信念」不夠,以至於「知道」但「做不到」的差別。

大家都知道靠薪水不能致富,一定要先儲蓄再透過理財和投資才有機會脫貧致富。同樣的,有人奉之為「信念」的就知道做到,有人徒有「觀念」知道但做不到,於是日積月累差距就愈來愈大。

儲蓄很難,但比起癮君子和饕客要簡單多了,只要「改變」花錢的習慣就可以。就是計算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和必要支出之後,剩下的錢先提撥一部份存起來,從小錢存起,養成習慣後就會愈存愈多,再透過資產配置慢慢累積財富。

「正向思維」四個字,可以致富

要相信自己一定辦的到,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一定會富有,正向思維不只用在心靈成長,在理財的過程中也需要時時激勵與警惕。人難免會有負面的情緒,在做投資決策時尤其不能受到影響,隨時保持樂觀的心境。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要觀念正確、方法正確,市場波動難免,人往往會在焦慮害怕的時候做出錯誤的判斷。想想,當市場大跌的時候,股神巴菲特他會怎麼做,是恐慌殺出還是進場撿便宜貨。

在我們生活當中常常最不希望發生的事卻發生了,趕著上班希望不要「遲到」、假日出遊希望不要「下雨」、和客戶簽約希望不要「出錯」,但結果卻都發生了,原來都是我們自己招來的,因為宇宙回應了我們的希望,祂只專注關鍵字。

專注在你所要的

孫子兵法裡有很多「勝」與「不勝」,卻少有「敗」這個字,可能孫武不喜歡敗,就用不勝來替代。今天的一切,都是過去思維所造成的,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我們要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注意力在哪裡、結果就發生在哪裡。

思維影響決定,行動產生結果。排除惱袋的雜訊、生活的瑣事,把寶貴的時間作有效的運用,專注在你所要的,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arrow
arrow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