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標售案已進入最後階段,近來各金控競相大手筆的進行籌資計劃,顯得格外敏感。當各大金控摩拳擦掌,準備擴充版圖的同時,南山人壽的員工卻蘊釀走上街頭,爭取自己的權益。公司只在意買賣的價格,那注意到員工的利益,勞資雙方形成強烈的對比。


 


 


金融海嘯後,許多外商壽險母公司受到重創、自顧不暇,無法再挹注台灣分公司,紛紛求售撤離台灣市場,去年以來計有ING安泰、保誠、全球、南山等,其中保誠人壽以新台幣「一元」就把一萬多名業務員及一百多萬張的保單賣給中壽。


 


實讓人感嘆員工在公司眼中的價值,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雖然說在轉讓後保戶權益不致受損,但對從事招攬保險的業務人員打擊最大。在公司轉換之際,除了要安撫舊客戶,還要適應新公司,這段調適期收入銳減,是繼失業潮及無薪假之後的另一種受害者。


 


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政府不可信,公司不可靠,日本的終身僱用制已成絕響,在職場上換工作的頻率變高了。俗稱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自己最好,業務員過度依賴公司的招牌,也是一種風險。對客戶而言,會相信你的公司,但真正成交的關鍵,有百分之八十是在業務員本身,客戶更相信你。


 


所以塑造個人形象,經營個人品牌愈來愈重要,就跟企業一樣,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現在個人行銷已成主流,自己就是品牌,要經營自己,做自己的CEO


 


品牌所代表的是個人的特色,是一種價值、也是一種信賴,個人品牌就是亮出自己的優勢。讓主管看到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貢獻,在同儕中你是最優的,至少在主管眼中,你不是隱形人,不是隨便可以被取代。讓客戶信任你,需要你,認為只要有你,一切就搞定了。


 


業務員如何在公司與客戶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就看是要如何定位自己。公司業績要達成、客戶利益要顧到;公司付你薪水,客戶卻是你的衣食父母,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就是決定你的個人品牌。


 


上班族尤其要懂得向主管行銷自己,埋頭苦幹猛加班,不一定會得到賞識。台中市市長胡志強就說,現在已經是全民業務的時代,企業做行銷,政府也要做行銷,更何況個人。


 


不要以為自己是內勤部門,是小職員,就不需要行銷。懂得經營個人品牌,可以獲得加薪、獲得升遷的機會,降低被裁員的風險。現在企業為降低人事成本,未來很多低階技術、行政工作、外圍的一些業務,都將由外包派遣所取代,塑造個人品牌的行銷,已是職場基本的保命術。


 


要如何經營自我品牌,簡單的說就是要突出,要能與眾不同,提供差異化、超額的服務,如果只是做和別人同樣的事,如何能突顯出自己。走在別人打造的鐵軌上,速度再快也無法超越前面的火車。


 


大家常說要投資理財才能累積財富,其先決條件是要有財可以理。財從那裡來?當然是要有一個工作,有一份收入,存下錢以後,才能理財。所以先穩住工作,經營好個人品牌,不做職場隱形人,管它公司倒了、老闆換了,都能生存,成為職場東方不敗之後,再來談理財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