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8/24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過去一周媒體不斷的播放災區的新聞,多少村落被摧毀,多少家庭天人永隔,看著電視令人鼻酸。大哥不經意的說,好像受難的都是山地人,小外甥女天真的問,為什麼山地人要住山上呢?全家人聽了不禁啞然。


 


 


過去習慣稱呼山地人,現在已改稱原住民,不是他們要住山上,而是在平地生活不易,他們還是習慣用傳統的謀生方式,住在山上或開墾或狩獵。大家都知道原住民同胞身強體健、熱情樂觀又會唱歌,可是在社會的演進當中,他們變成了台灣的弱勢族群。


 


同樣的,在時代的變遷中,我們如果跟不上腳步,停留在舊思維,不懂得應變,慢慢地也會變成職場的弱勢族群。


 


台灣的地理位置處於地震帶及颱風區,經常會受到風災、震災的波及,但是根據保發中心的統計,以全台六、七百萬戶的住宅來看,去年投保火險附加颱風洪水險的比例,只有萬分之二而已,投保率偏低。


 


連被洪水衝垮的知本溫泉金帥飯店,只有保火險而沒有投保颱風洪水險,結果一毛理賠金都沒有。看著一生的打拼化為烏有,看著家人被埋在土石裡,災民只能無語問蒼天,莫拉克來襲,讓我們再一次見識到大自然的威力及生命的脆弱。


 


金融風暴後才剛喘息,又碰到土石流,面對人生的無常,很多人感嘆是命運的安排。或許很多天災人禍是避不了,但至少要知道風險管理,要做到未雨綢繆,凡事都要有最好的計劃,及最壞的打算。


 


有一句廣告詞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一個會先來到」,人終究會有走的一天,可是有多少人能坦然面對這個問題,而預做準備。連經營之神王永慶,這麼有智慧的人,都沒留下遺囑,造成子女爭產而反目。


 


就是因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才需要預防、規劃。人這一生,老病死、天災、意外,很多事是逃避不了的,不如就坦然面對。假設這次的災民都有保險,是不是能彌補一些,或將傷害、損失降低。


 


保險就是預防萬一,最擔心什麼事發生,就買什麼保障。事情如果沒發生,最好;如果發生了,因為已經有做好預防措施,也不是什麼意外了。


在部落格裡寫過很多投資理財的文章,非常明顯的是,只要標題是有關如何賺錢的文章,流覽人數都很高,可是標題是保險相關議題的,流覽人數就很低,很奇怪的現象。


 


是因為大家都有保險了,不需要再看了,還是根本排斥保險,而不喜歡看這類文章?保險商品日新月異,我們除了要隨著年齡、收入、家庭狀況調整保單,還要接收新資訊。但是一般人的心態,還是不太喜歡保險。


 


做股票的人,有的會用期貨避險;做期貨的人,有的用選擇權避險;資產部位大的人,會用分散投資來避險。但面對無價的生命,你會用什麼避險?萬一碰到人生的土石流,你留給家人的會是完善的防護罩、還是措手不及的茫然?


 


面對無情的風雨,遲鈍的政府,體認到一切都要靠自己,對災區的救援只是短暫的。等風歇了、雨停了,隨著時間流逝,不久後,媒體不再報導,那些村落將逐漸被人們淡忘,受災村民還是要自己面對問題。或許,等下一次選舉到來之時,才會有人上山下海來看他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