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最喜歡和媽媽去銀行的貴賓理財室,因為那裡有很多好吃的點心,理專阿姨也對她很好,還問她要不要參加兒童理財夏令營,但其實媽媽平常就已經有在教小朋友理財了。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很後悔11歲才開始買股票,王品牛排董事長戴勝益認為理財教育就是生存教育!財經專家阮慕驊說,理財是理現在的財和未來的財。


 


理財教育從小開始


根據教育部的規劃,理財教育將於明年起列入國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內已有十所示範小學開設相關基礎課程。國教司表示希望培養學生好的理財行為,了解儲蓄、投資、消費、信用的正確觀念。


 


過去很多年輕人因不當消費,又被銀行花俏的廣告吸引,以為真的「借錢免利」,狂刷信用卡累積龐大債務,最後不但變成卡奴,還造成個人信用破產。自從雙卡風暴後,銀行業者也吃到苦頭,消金業務衝過頭,錢收不回來成為呆帳。


 


現在家庭孩子生的少,所以每個都是寶,做父母的幾乎有求必應,過份的寵愛反而害了他們,長大後都還不知道錢為何物;有的價值觀不正確,造成行為偏差,其實這些都是可以從小就教育,現在除了五育並重還得再加上金融理財課程。


 


理財從生活中學習


兒童理財要利用機會教育,從小買東西就叫小孩去付錢,讓他們知道錢和物品的相對關係。到超商一百塊可以買好多東西,可以買報紙、飲料、麵包、飯糰、冰棒等等,卻買不起一個想要的玩具,那相對的價值感就出來了。


 


到安親班、才藝班繳費,也是把錢拿給小孩去交給老師,最好是用小鈔,讓他們數一數,才知道這些可以買很多東西的百元鈔,就是上課要付出去的代價,或許他們就會比較珍惜而用心。


 


如果每個月透過孩子的手支付出去的錢,再請孩子幫忙記帳,把收入、支出欄逐一填上數字。一個月水電、瓦斯、電話費多少,柴米油鹽伙食費多少,日常生活必需品要多少,還要付學費、補習費、交通費、貸款等。支出欄位一大堆項目,而收入欄只有一份爸爸的薪水,最後不管是結餘還是透支,小孩心中已經有數,下次要買東西時,支出欄又會多出一項。


 


父母要以身作則


記帳只是理財教育第一課,做父母的也要有很好的理財習慣,不要教孩子一套,自己到了百貨公司大血拼,卻買一大堆促銷便宜的無用品。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當父母是這樣花錢,他們也會如法泡製。


 


除了父母以身作則教孩子理財,也可以參加專業的投資理財課程,透過遊戲結合真實金融時事,了解事件的發生對各種金融商品的影響。雖然是虛擬的金錢遊戲,至少他們知道全球暖化、氣候劇變、人口問題、貿易談判這些平常根本沒興趣的新聞,原來都會影響財富。


 


21世紀是金融的世紀,面對未來全球化的競爭,及早讓孩子培養理財能力,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