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06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最近的新聞好熱鬧,主編都不用傷腦筋,信手拈來都是頭條,從文林苑的強制拆除到油價暴漲,清明節前夕財政部長再丟一顆震撼彈,要在一個月內定案證所稅,不禁讓人想起民國七十七年中秋節前夕,政府宣佈課徵證所稅造成台股無量崩盤連跌十九天,如今歷史會再度重演嗎?




 




節後翻紅還是清明變盤




清明節國內二大財經報紙的頭版有迥然不同的看法,目前技術分析不利於多頭,但籌碼面的融券回補對盤面有撐,消息面的證所稅已經不是新聞了,從陳沖院長上台後就拋出這個議題,雖然是老梗,每次還是會衝擊股市。




 




投資人怕長假、怕重大節日,根據經驗法則都會有事發生,只要對未來有疑慮有不確定的因素存在,大家就腳底抹油先跑為快。股市的分析要靠經驗的累積,利多不一定會漲,在技術指標相對高擋時,好消息可能是利多出盡的賣點;壞消息也不一定會跌,在相對低點如果利空不跌反而是買點。




 




在這八千點的整數關卡附近,投資人本來就信心薄弱,一有風吹草動當然是先退場觀望。所謂新手怕急跌、老手怕盤跌、高手怕不跌,盤整表示大家都在觀望,市場沒有方向,因為背後可能有不尋常事件將發生,是突發的事件還是人為的因素,投資人可要分清楚。




 




長江後浪推前浪,昨日新聞變舊聞




古今中外媒體的生態都一樣,就是如果沒有新的新聞,就會繼續炒作舊的新聞,如果想要蓋掉一條新聞,就要製造新的新聞。文林苑的都更案好像是意外引爆的炸彈,當不滿的聲浪迅速擴散,眼看場面即將失控,大火就要燒到城隍廟,馬上就有一個新聞轉移了焦點。




 




這次油價漲的很突兀,可以分批漲卻選擇一次漲,明知一定會有爭議,卻執意要這樣做。肥貓、老貓的問題沒有解決,購油成本也是黑箱,中油配合政府政策,真是有苦說不出,把自己當成箭靶。




 




證所稅的新聞更離譜,這種事只能做不能說,因為影響的層面很廣,既然一個月之後才要定案,最快明年實施,何必要現在昭告天下,還承諾會「建議國安基金不退場」,如果配套做好,對大多數人沒有影響又何需護盤。




 




解讀新聞背後的真相




這一連串的措施不管是想展現魄力還是欲蓋彌彰,投資人都不要太過敏感,稅務改革一定有人受惠、有人不利。從目前釋出的訊息來看,主要是針對特定法人、大型專業投資機構課稅,排除一般散戶投資人,因此對台股衝擊不至於太大。




 




當年的崩盤事件不會重演,以前市場太小而且是散戶結構,又沒有避險的工具,現在的市場成熟多了,法人就占四成,還有期貨和選擇權可以交互運用,當股價修正到合理價位,自然有識貨的人會進場。




 




台股從去年底的低點反彈了二成都沒有像樣的回檔修正,這次諸多利空剛好可以測試底部。雖然有往下修正的壓力,這裡可以保持空手觀望但千萬不要去放空,如果配套措施是同時調降證交稅,是不是利空變利多。




 




有心人士操弄媒體,投資人不要被斗大的標題嚇到,仔細研讀內容的小字,多方收集資料才不會被誤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