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任職於會計事務所、金融機構,再到創業經營投資顧問公司,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日本經濟評論家勝間和代,持續以多種角色活躍於商界和出版市場,不但了解、也樂於分享她的財務管理之道。 .

 

根據她的觀察,大部分擁有資產的人,都只以「活存」或「定存」的方式,讓錢躺在銀行或郵局裡「睡覺」,她甚至還碰過只繳信用卡最低還款金額,卻不知道循環利息的高知識分子,還有誤以為信用卡預借現金不用利息的友人。

這一切都讓她感受深刻,因而決定出書傳授財務金融知識,希望能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協助人們提升「金融素養」。

 

一講到「投資」「理財」,很多人就擔心會不會有風險。然而,對勝間來說,相較於投資「風險資產」(股票、共同基金、債券等)、懂得「用錢來賺錢」的人,只投資「安全資產」(存款、現金或保險)的人,儘管可以保本,但是賺的幾乎都是「辛苦錢」,往往必須靠更長時間的工作,才能得到相同的收入。

 

換句話說,你心態保守的本意是要迴避風險,但是生活重心卻日益仰賴勞動收入,導致勞動時間不斷拉長,生活與工作趨於失衡。另一方面,隨著世界變化的腳步加快,誰也不確定我們所處的產業或企業,未來是否會有蕭條、倒閉的一天。仰賴一份死薪水,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危機、無以為繼。

 

因此,勝間建議,每個人都應該懂得靈活運用金融知識,保障自己的未來人生。以下是她提出的「養成金融素養 10 步驟」:

 

1. 堅定決心,投資風險資產

不投資的人,常會拿「工作太忙,沒時間學理財」和「錢太少,賺不多」當藉口。然而,只要你持續不學習、不行動,你的錢永遠不會變多,也只能繼續靠勞力掙錢,打破不了這個惡性循環,更無法朝累積財富邁進。

 

2. 決定預算和目標

25 歲~ 35 歲時,目標可設在預存 6 個月到 2 年的生活資金; 45 歲之後,投資收入的目標則可設在「相當於勞動收入的 10% 30% 」。

勝間解釋,之所以用 6 個月當最低標準,是因為一般受薪階層的人想轉換工作跑道時,通常會有數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是沒有收入的。為了以防萬一,若能存到 2 年生活費則更為保險。

 

3. 到證券公司開戶

開戶時,應優先考慮擁有豐富基金種類的證券公司,其中又以零手續費者為佳。

 

4. 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型共同基金

小額資金投入風險資產時,共同基金絕對是首選。建議可以鎖定「零手續費基金」,或是定期定額投資以市場指數為基準的「指數型基金」,其投資成績雖然不至名列前茅,卻可以高於一般基金平均報酬。

一般而言,手續費比較高的基金,其信託報酬也會比較高,這是因為它所預估的投資效益比較高的緣故。

 

5. 邊投資,邊學習

在數個月至半年內,除了關心投資狀況,也要開始研究本國經濟、世界經濟等相關訊息,奠定未來深耕的基礎。

 

6. 挑戰積極成長的共同基金

假使你在指數型共同基金賺了錢,接著不妨挑戰風險和報酬都稍高一點的積極成長型基金,例如全球政府債券、新興國家基金等。

 

7. 學習風險管理

最基本的風險概念就是「分散投資」,盡可能把所有資產投資在各種項目中,和「定額購入法」,每次以一定金額持續買入價格變動的商品,分散價格風險。

 

8. 挑戰基金以外的商品

當報酬穩定後,可開始挑戰共同基金以外的商品,例如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 ,指數股票型基金。可投資於證券或商品,同時具有股票與共同基金的特性)、外幣存款等。

 

9. 學以致用

進行到步驟 8 時,相信投資者多半已經對金融產生興趣,會開始閱讀相關書籍或報導,實踐所學。

 

10. 養成資產組合再平衡的習慣

每一、兩年都要進行一次資產組合再平衡( Rebalance) ,也就是替換投資資產。要注意的是,從統計數字來看,某時期表現亮眼的資產,下一年度很可能表現不佳;情況也可能反過來,所以務必遵守「低買高賣」的投資原則。

 

 

 

摘錄自經理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