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媒體一篇篇報導專家看法,令人怵目驚心,「台股下半年可以全押了」,「掌握台股十年大多頭行情」。標題可以殺很大,但是投資不要賭很大,萬一看錯了恐怕會輸很大,傾家蕩產的可不是專家,也不是記者,投資前要三思。


 


 


所謂初出江湖天下無敵,行走三年寸步難行。或許在市場待久了,膽子變小了,碰到愈熱的、愈夯的、愈火紅的話題,愈是要謹慎小心。牛市來了嗎,到現在都還沒人敢下定論。巴菲特說美國經濟沒有反彈,可能還需要第二套振興方案的刺激;彭淮南說經濟情勢沒有更惡化,但也沒有太好轉。


 


現在的全球經濟體可以說是大病初癒,剛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遍病房,但是還需要觀察,暫時不能出院。所以如果說是牛市來了尚嫌過早,單筆投資可能風險較大,如果是熊市反彈,表示還要修正,建議用定期定額投資會比較保險。


 


台股可以全押嗎?個人看法較保守。還記得今年初發放消費券的目的是什麼嗎?是不是要帶動消費,刺激景氣,可是幾個月過去了,沒有感覺到景氣好轉,只感覺到物價不斷上漲,大家拼消費,拼到手軟也救不起經濟。


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經濟是要靠貿易、外銷為主,內需產業在人口只有二千三百萬的市場裡,胃納有限,而外貿最主要的市場是美國及中國大陸,目前有些訊息要仔細解讀。


 


自從金融風暴後,美國振興經濟初步奏效,最近公布的個人所得意外大增1.4%,但消費支出只有成長0.3%,個人儲蓄占可支配所得的6.9%,攀升到十五年的新高,美國人終於學乖了,開始儲蓄了。對我們而言,可不是個好消息,因為這個趨勢一旦形成,恐怕會抑制消費,不利於經濟,更不利於我們的外銷。


 


樂觀的人會認為,還好有大陸市場,如果美國消費市場萎縮,大陸市場取而代之,台灣總是會找到生存之道。但過度仰賴單一市場,是福抑是禍?以前台股最大的風險是二岸關係,未來台股最大的風險還是二岸關係,只是目前大陸相挺,就有生意,以後呢?是不是只要乖乖聽話就有糖吃,這種投資會安心嗎?


 


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未雨綢繆,投資首要就是規避風險,要如何規避?就是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所以不管台股是否有十年大多頭,還是所有的專家都看好中國大陸,這兩個市場可以是投資人資產組合的選配,但不是全配,目前多元化投資已成趨勢,不要單戀一枝花,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中。


 


在台灣已核備的76檔境外全球型股票基金中,績效最好的三個月獲利有五成,整體平均報酬率也有二成,穩健的投資人不妨以全球股票型基金,列為核心持股之一,再搭配其他相關係數較低的商品,像能源、黃金、債券做衛星持股。


 






































































全球股票型基金報酬率



 



三個月



六個月



一年



富通OBAM全球股票基金



51.45



40.09



49.57



瑞銀(盧森堡)全球創新趨勢股票基金



34.26



29.17



37.21



KBC生態基金---全球替代性能源基金



33.95



31.04



44.74



摩根富林明環球發現基金(歐元)



31.35



29.16



22.88



瑞士信貸未來能源股票基金



28.80



24.22



35.55



施羅德環球氣候變化策略基金



26.36



23.34



29.20



KBC全球創新成長股票基金



25.36



24.03



36.46



駿利環球研究基金



25.08



21.26



33.36



德意志DWS Invest新資源基金



24.77



21.27



36.34



貝萊德新能源基金



24.11



23.58



41.44



平均 76檔報酬率



20.80



12.08



33.08



資料來源:Lipper,台幣計價



 



 2009.5.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