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預估國內失業率在第2季將達到6.01%,再創歷年新高,過去大家總以為失業是結構性問題,因為金融風暴經濟蕭條,或畢業旺季而使數字攀高。但自從環保意識抬頭,阻撓了外資的投入,鄰近國家的廉價勞工,使產業外移,再加上外勞入侵及勞基法的實施後,失業已成為常態性的問題。


 




 


勞基法改變了雇主及員工的關係,企業為了要降低人事成本,採用外包或派遣及約聘的方式,造成了員工在職場的不安定性。長工變成了短工,正職變成了兼職,任何工作都可能被取代,整個部門都可以外包,失業已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職場生態的改變。


 


失業的人,失去的不只是工作及收入,在經過長時間找不到工作,所受到的挫折及焦慮,對自己逐漸失去了信心。這一波的待業期會很長,若沒有調整好心態,將很難熬過這一關,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化危機為轉機,重新調整腳步再出發。


 


人生不是一路順遂,揚名國際的大導演李安,在還沒有成名之前,也曾度過了六年失業閒賦在家的日子。他堅持追求夢想,找到自己的興趣,不斷地學習,用全部的生命投入,他的篤定來自於他很清楚自己要什麼。


 


另一個曾經在朋友眼中集倒楣及失意於一身的魏德聖,在失業時每天窩在咖啡館裡猛寫劇本,魏導從不吝於投資自己,當時他朋友說「小魏能不能發,不知道;但肯定不會讓影迷、讀者失望」。果然,《海角七號》還給他一個公道,終於讓他揚眉吐氣。


 


成功不是偶然,努力不會白費;花開必有時,只要勤於灌溉,時間到了,必然會有回報。多少人成功的背後,有不為人知的辛勞、磨難。老天爺是公平的,懷才不遇的人滿街是,能堅持到底的卻不多,古人說十年磨一劍,除了堅持以外,還要清楚的知道要磨什麼,是青冥寶劍還是圓月彎刀,找到目標,時間才不會浪費。


 


李安及魏德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但有很多人其實並不是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他的工作可能來自於偶然,或是當時的一個選擇,工作多年後才發覺並非自己所愛,但礙於生計,只好咬著牙硬撐。沒有熱情的工作,只是消耗自己的青春,在嚴峻的職場裡,很容易被淘汰。


 


擁有一技之長已不足以應付職場需求,日本策略大師大前研一,提出未來的職場趨勢,企業要的是具有跨領域、雙專長的π型人。失業雖然無奈,也正好重新面對自己,找到自己的強項及弱點,並學習第二專長。


 


失業族除了寄履歷,等消息還能做什麼?對於每天多出來的時間,還是要妥善安排,如果有機會爭取到面談,雇主會很想知道在待業的這段期間做些什麼。失業不能失志,擬訂一套進修計劃,可以幫履歷表加分。


 


短期內失業率將居高不下,景氣在U型反轉的情形下,若資本支出沒有提高,產能利用率沒有增加,人力就不會有需求。工作機會就只有那麼多,一個人找到了工作,就代表把另一個人擠了下來,所以要更加努力。


 


失業不是輸家,只是在職場生涯中稍作休息。提供一些線上的學習網,有很多免費的課程,待業期間正好充電。不要慌,不要急著趕路,想清楚你要去那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參考:



勞委會職訓e
104教育資訊網
台北e大數位學習網
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