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歐債危機引爆全球股市重挫,連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都受到波及,從好不容易站上的八千點,一路狂瀉近八百點,一成的跌幅讓年後進場辛苦賺來的錢又吐回去,來不及跑的投資人又住進了套房。




 


很多投資人都心想,若知道會跌成這樣,老早就賣了,但就是因為不知道才會有今天,真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是不知道還是騙自己?


還記得雙英辯論後,外資看好ECFA的利多當天大買268億,創今年單日最大買超,再加上台股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電子業淡季不淡,美國經濟數據亮眼,上海世博會等諸多題材,讓投資人信心滿滿。


 


說不知道有利空嗎?那是自欺欺人。在同一時間也有不少利空,像冰島火山灰造成歐洲空運癱瘓、高盛詐欺案、中國打壓房市、歐洲債信問題等等,這些都已經不是新聞了,但是大家都假裝沒看見,選擇性地只看到利多而緊抱股票。


 


在一個效率市場裡,股市反應快速。買股票的人只看利多,希望它上漲;而賣股票的人或做空的人只看到利空,希望它下跌,有買有賣才有交易,這就是市場。雖然說沒有人知道股市是會漲還是會跌,但雙方投資人對於未來的報酬都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利多與利空並存


當股市一下跌,所有利空都變成真的,當初的利多也一夕之間都不見了,盡職的媒體再把問題都挖出來分析解剖、放大處理,嚇得大家搶著賣股票;等股市反彈,大家又忘了利空的存在,開始追逐利多。股市會生生不息,就是投資人不斷尋夢而重複買賣動作所創造出來的。


 


究竟是先有利空消息才造成股市下跌,還是股市下跌後再去找原因?就好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般無解。


 


不妨這麼說吧!投資人想買股票,所以在消息堆裡尋找利多支持自己的看法。就像有人因為相信樹上有更多的果子,所以愈爬愈高,直到樹枝撐不住而跌下來,不但一顆果子都沒摘到,還摔了一身傷;但他並沒有學到教訓,下一次果子成熟時他還是會爬上樹摘果子,然後愈摘愈多。


 


希望相隨有夢最美,投資人不斷地追夢卻是健忘的。習慣性地做多、習慣性地追逐利多消息,一個夢碎了,身上的傷還沒好又去追逐另一個夢。北京奧運在全球矚目下開場,陸股卻在開幕後狂跌一千點;大家期待的MOU簽約後,就是金融股的高點;上海世博不但沒刺激大陸股市,反而不斷跌破低點。


 


現在大家最期待的ECFA是利多還是利空?是買點還是賣點?最好想清楚,不要到時候又怨嘆早知道。個人的經驗值是,消息醞釀期間最具想像空間、因此股價得以支撐,一旦消息明朗化或確定了,再追高就有風險。


 


歐盟祭出近兆美元救援方案,能否穩住市場還是未知數,會不會造成二次金融風暴,專家又有不同看法。相對於投資人的惶恐,用定期定額的投資人確是利多,因為可以買進更多的單位數,是唯一能對抗市場波動及空頭的投資方法。


 


上班族安心工作存小錢,再累積成大錢,賺得慢卻賺得穩。工作升遷需要資歷,財富的累積需要時間,早知道早存錢、早投資早獲利早享受,這才是千金難買的「早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