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從大陸回來,聚餐聊到大陸的山寨文化令人捧腹。有一家速食店用三個黃色拱門做招牌(仿麥當勞);有家咖啡店取名Starfucks(仿星巴克);號稱全球最強大的搜尋引擎百谷虎Baigoohoo,一看就知道是結合BaiduGoogleYahoo的綜合體。雖然看起來很可笑,但是當山寨品產生經濟規模時就不容小覷。


 


「山寨」這個名詞取的真貼切,當土匪穿上西裝捧著鈔票,又掌握龐大的市場,他就變成大亨了。於是「山寨機」有聯發科支持,「山寨本」有威盛當靠山,不但闖下一片江山,還造就了供應商也開發了一個新市場。


 


當山寨走到品牌


山寨風潮在大陸已蔚為趨勢,企業的成長從模仿到創新,由山寨到品牌,在市場從無到有的過程中,企業具有從中小型公司逐漸轉型為大公司,甚至是龍頭企業的契機,品牌的建立將有助於企業版圖的擴張。


 


中國政策加速城市化,工廠由沿海向內地挺進,帶動三到六級城市,一年將增加五千萬戶中產階級,收入增加消費力上升,現在創造量的爆發,未來追求質的提昇。瑞士信貸亞洲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指出,中國的城市化,將是未來十年驅動經濟成長的超級因素。


 


 


 


目前中國已有5億消費人口,再複製一個新的5億消費族群,預估十年後,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消費國。富士康事件引爆了加薪潮,中國最低工資每年將以二成的幅度成長,再加上人民幣的升值,使中國變成一個內需大市場,在消費市場強而有力的支持下,華人品牌的崛起已是必然之趨勢。


 


華人品牌邁向國際


中國的一胎化政策造就了許多小皇帝,家裡六個大人養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寵,外公外婆疼,老爸老媽更是有求必應。月薪才一萬多台幣買起東西毫不手軟,年輕人的心態是「有錢就投資、沒錢就透支」,反正有人買單。


 


年輕人追求品牌已是一種時尚,而且是要自己的品牌。當「愛迪達」斥巨資贊助北京奧運,今年大陸市場仍被「李寧」趕上;過去國人喜歡穿印有鱷魚、企鵝、青蛙、雨傘的名牌,現在大陸年輕人以穿「七匹狼」為傲。當本土第二大的運動品牌「安踏」簽下NBA的凱文賈奈特時,象徵中國品牌已經走向國際。


 


Brand Finance H K所發布的「中國品牌100強」報告顯示,排名在前十強的中國品牌價值佔全球前十強的36.4%。許多當前主要知名的中國品牌已開始嶄露頭角,邁向世界的舞台,未來將在國際消費市場擁有重要的影響力。


 


中國消費黃金期正要起飛


當一線的大品牌如中國移動、比亞迪、海爾電器等邁向國際化,其他的國內品牌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各地發芽茁壯。像自詡為中國亞曼尼的「利郎」、直追輝瑞製藥的「國藥」、黏住所有網民的「QQ」、被銳跑視為勁敵的「361度」等等不勝枚舉。


 


在人民心裡,中國已是經濟大國,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於是企業敢擴張、民眾敢消費,2015年所得倍增計劃,更將國民所得拉到八千美元,快速增長的財富支撐了民眾對品牌的追求,那怕是藍領的低薪也要用名牌來炫耀或犒賞自己。


 


中國目前仍有56%的儲蓄率,過去幾十年來雖然收入低但也存了不少錢,家庭累積了相當的財富。年輕人大多是月光族,但評估他們的財務結構,不要看個人損益表,要看家庭資產負債表,他們絕對有能力消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