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2020年即將結束,台股在一萬四千多點整理,呈現個股輪動局面,電子權值股休息,由傳產股接棒,其中以航運股的長榮和陽明表現最亮眼。長榮前半年都在10元附近盤整,八月初開始上攻,至今已經看到4字頭,股友小張套牢多年,問為什麼會漲成這樣?會不會漲太多?現在已經解套要不要賣?
股票為什麼會漲?
看似一個簡單問題,卻很難回答。股票上漲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基本面看好、可能技術面不錯,又或者有人炒作,甚至可能什麼條件都不必,只因為市況太好買不到一線股,就買二線股,連三線股也都雞犬升天。基本上股票只要買進的人多,就會把價格往上推升,至於為什麼搶買就要問投資人。
受疫情影響不能出國遊玩省了荷包,股市又大好很多人就開戶玩股,買低賣高追漲殺跌,股票已淪為一種投機的工具。只要會漲只要能賺錢就有人會去買,很少人去深入研究股票本質,每天二三千億的成交量,一千多檔的股票鮮有零成交的,投資人真的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嗎?
股票是一種憑證,一種有價證券。簡單解釋就是A公司要擴大營運需要資金,就讓出一些股份給投資人,出錢成為股東後就可以分享獲利,原本只是單純的投資分紅,慢慢卻演變成賭漲跌、賺價差。在這氛圍下公司做什麼的不重要,老闆是誰也無所謂,只要股票有題材只要會漲,就有人會去買。
好公司要有好經營者
大家所認識的「大同」是電鍋很好用,之前經營權之爭鬧得沸沸湯湯,市場派入主後才50天就撤換董事長,顯然還在調整體質中,最近每天都有十萬張以上的成交量,這些買股票的人是看好新的團隊要長期投資可以分紅?還是藉題材炒個短線?大同過去十年都沒配息,新團隊還不知道怎麼樣,顯然大家是先搶短。賺投機財要憑本事,股票有在飆卻總是賺不到,不是太早買就是太早賣。
都說滾石不生苔短線難聚財,想要長期投資就要找到一家好公司,做他的股東才能高枕無憂,好的經營者是先決條件,老闆用心股東就安心。經營者的品德、操守、專業、遠見、魄力等等,是決定一家好公司最基本的條件,擁有這些後剩下的就是機會和運氣,只要時機一到,股價就能一飛衝天。
如果一家企業的老闆經常上社會新聞,無關本業的花邊太多就不是一件好事。投資人知道手上持股的經營者是怎樣的人嗎?知道公司的經營項目和獲利能力嗎?不妨檢視一下,盲目的投資隨著多頭的氣勢可能會賺,但行情總有走完的一天,不熟的股票是不會幫你賺錢的。
漲太多了要賣嗎?
好股票沒有漲太多要不要賣的問題,賺錢的股票繼續抱著就對了。巴菲特曾說:你如果沒打算抱十年,那連十分鐘都不必持有,他鼓勵長期投資(條件是好股票)。他自認為成功的關鍵不是選股能力,而是他能夠堅持長期的投資,他運用了複利的力量來累積財富。
股票會漲到哪裡沒有人知道,會怕的人最好轉換到績優股,現在股票太多了,有很多新股都不認識,連名字都很奇怪,搞不懂怎麼會有成交量,投資人是學了什麼偏門功夫去買冷門股。
期待年底的作帳行情,大家都在搶錢,除了比功夫還要比手腳快,希望大家都能賺錢過個好年,搶完錢之後明年再調整回來,買些好股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