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老同事來電,又一同業自殺,聊完後不勝唏噓,什麼時候證券業變這麼慘。以前營業員只要接單就好,風光的時候年終有數十個月,現在像公務員一樣只領底薪,獎金要看行情,這二年稍好成交量放大,否則真要餓死了。大家都在拼,營業員要拼業績、分公司要拼績效、總公司也在拼市佔,但基本的風控還是要做好。

 

業績要衝 風險也要控管

以前當分公司主管時重用稽核,因為他會糾察業務缺失,例如非本人下單、手機接單都不可以,沒有電話錄音的都要補簽章(當做現場單),代操當然更不行;經常抽查營業員抽屜,不能保管客戶印章存摺;還有客戶虧損排行、交割延遲、出入金異常等都要彙報,這些都是除了拼績效之外,主管要做的管理工作。當憾事發生了公司沒有責任嗎?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論。

 

營業員最可憐,除了證券期貨的接單,還要賣基金、賣保險、推房貸、推信用卡,三個月未達標就要檢討,吊車尾可能會被炒魷魚;現在奇奇怪怪的新商品又多,金管會也鼓勵發行,但沒有市場性、客戶沒興趣,通常都是自己買。這些基本盤都很難顧了還要操盤,蠟燭二頭燒,鋼鐵人都受不了。

 

客戶也要認清一件事,投資是有風險的,把錢交給別人玩,盈虧自己都要認。三申五令存摺印章要自己保管,一旦出事也要承擔部份責任,雖然和營業員處久了變麻吉,錢的事還是要謹慎。

 

手續費殺很大

時代在變、市場在變、人也要跟著變。記得以前三輪車換計程車,有人不會開車結果就被淘汰;文書作業剛開始轉電腦時,很多人抗拒結果就是失業;當網路下單變成趨勢,營業員就要另謀出路,或者找到其他專長,因為手續費的佣金銳減,要想辦法創造其他收入。

 

上周國泰金宣稱將調降手機下單手續費,最低下殺至二八折,低於市場一般的六五折,大金控拚市佔率卻苦了營業員。為了吸引小資族投資,原本買十萬元的股票要142元手續費,用網路下單變成92元,現在更下殺到39元,營業員只能領到幾個銅板的佣金。

 

顯而易見的就是券商要用機器代替人力,當投資人都習慣用電腦和手機下單時,就可以降低人事成本,營業員勢必要轉型。

 

投資人要學會自保

營業員不再是人人稱羨的職業了,銀行員也不再是金飯碗了,因為他們都要銷售商品,而國內又沒有好的金融商品,在公司的業績壓力之下,有些要連拐帶騙讓客戶簽單,一旦出事了公司又都撇清,實在很令人寒心。

 

過去有很多害人的商品,像雷曼債倒了投資人求償無門,Accumulator累計期權(又稱I kill you later),不知坑殺了多少人。衍生性金融商品連專家也難懂,卻要業務員去賣,最終倒楣的還是投資人。

 

金融市場發生了這麼多事情,投資人一定要學會自保,不管業務員的舌粲蓮花,奇怪的商品不碰、不懂的商品不買、暴利的商品不信。金融市場險惡適者生存,有時候幫了他反而是害了他,每個人頭上都有一片天,不要卡關在死胡同裡。

 

投資真的簡單就好,量力而為不要融資,買績優股套牢頂多做股東,明年還可以配股配息做期貨選擇權風險高,而且需要相當的專業,追逐高報酬是條不歸路,嚐到甜頭遲早要還的。

 

 

arrow
arrow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