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近年來證交所推出多種衍生性商品,包括:權證、期權、選擇權、周選擇權…。這類商品挾著「小資金、高槓桿、高報酬」等利多,吸引許多投資人;不過也因為投入金額不大,投資人往往輕忽了它的高風險。
 

投資權證的優點
1.
低檔風險有限
對於想買股票,可是手中資金卻不夠的投資人,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融資、另一種則是買權證。
採用融資方式買進股票的投資人,一來要支付利息、二來萬一遇到股災,股價嚴重下跌,將會面臨融資追繳的壓力。認購權證若遇到股價慘跌,最大的損失就是當初支付的權利金,風險有限。
 
2.槓桿效果大
買進一張台積電股票大約要12萬元,就算融資也要4萬8,但是同一時間買一張以台積電為標的權證,可能只需要區區幾百元。以投資金額的百分比來看,買認購權證的槓桿倍數比起現股要大得多。
 
3.上檔獲利無窮
權證因為槓桿效應的關係,投資報酬率較高,所以有人說投資股票獲利是算「趴數(%)」,期貨是算「成數」,而權證是算「倍數」,有時一天之中就可能漲個好幾倍,或是一週之內漲個幾十倍、幾百倍都不無可能。               此外「權證」還可以提供避險管道、時間較充裕以及手續費便宜等優點。
 
投資權證的缺點
1.權證有時間壓力
以現金買股票,在沒有資金壓力下,萬一被套牢了,頂多就是暫住「套房」等著解套。權證無法像現股一樣可等待解套。越接近履約日時,時間價值的消逝也就越快,大家爭相賤賣,權利金就會歸零。
 
2.成交量不夠大時,會導致權證無法成交
一位投資人表示,前陣子生技股「基亞」大跌,就想趁跌深後,買進「基亞」相關權證;奇怪的是等到「基亞」打開跌停,該股權證券卻反向走跌,一種可能是成交量太小,另一種就是權證履約日快到了。
 
3.權證發行數量小,易遭投機者操弄
目前券商發行的權證張數大多在幾萬張,由於發行數量不大,且價格較低,因
此容易受到投機者的操弄。有投資人一次買進數千張各股權證,雖然權證狂飆數百倍,想要平倉時卻因沒有買盤,最後只能以地板價成交,真實版的「看得到、吃不到」空歡喜一場!
 
長跑體力好 短跑手腳快
權證不同於股票,股票可以當長跑選手,長期持有;權證則是短跑健將,看它發動了(槍聲一響),迅速搶進,賺了就要跑(獲利了結),長抱易成燙手山芋。

摘錄自Yahoo理財

arrow
arrow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