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你的說法不會被「聽到」,除非講個好故事。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如果只有數據資料,人們最後大概只記得5%到10%,可是如果加了相關的奇聞軼事,記憶力將提升到65%到70%。

故事創造記憶的黏性,當你引起人們的情緒,故事的力量就開始發酵了。想要講一個好故事,可以從以下四點開始突破。

 

突破點一從個人經驗下手

最好的說故事方式,要想清楚你想要傳遞的訊息,從你的人生經驗中尋找靈感。

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你有這個想法、進一步想要分享?讓故事更有說服力。自己獨特的失敗經驗給你什麼樣的教訓,或父母、導師給你的啟發,這些事情可以引起情緒,更容易切入故事的重點。

很多人對與公眾分享私事感到彆扭,但就像人們愛看幕後花絮一樣,個人的故事,比起高高在上的數據或理想,更讓觀眾倍感親切,願意敞開心胸,聽聽你想要說什麼。

 

突破點二別把自己英雄化

你是故事的一環,但最終的焦點是你想傳遞的訊息,而不是你。

當說故事的人開始描述自己有多了不起時,觀眾會自動關機,你愈大肆宣揚你的豐功偉業,觀眾對於你以及你想說的,接受度愈低。

完美是無聊的,沒有人想要聽你有多棒,如果你說的是你的奮鬥成功記,不只要分享成功,多講講怎麼遭遇失敗、又如何克服障礙。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展現你的弱點自嘲是好的,別怕暴露自己的脆弱,勇敢分享你做過的蠢事和尷尬經驗,大家會很有共鳴。

 

突破點三強調衝突點

沒有挑戰的故事不有趣。

有沒有需要被打敗的競爭者?需要克服的市場挑戰?需要改革的產業慣性?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總有些反派角色。

摻入振臂高呼的激勵情節,「人們會變成你的伙伴,因為他們想要加入你的旅程,一起奮戰。」就像跟隨日本長紅的漫畫《海賊王》船長魯夫,共同尋找偉大航道。

 

突破點四保持簡單

簡單直白。不必要的細節,不需過分強調,否則會轉移你想傳達的核心訊息。

記住一個原則「少即是多」,不用告訴你的觀眾故事的那天是星期幾,你穿著什麼樣的鞋子,廢話太多會讓故事原地打轉,遲遲無進展。倒是可以分享細微的氛圍,好比你的感受、對方的表情,讓聽眾如歷其境。

「故事是原始的病毒,」在網路時代,一個好故事,大家樂於繼續轉載分享,擴散力更驚人。活生生的人事物,創造了與觀眾情感的共鳴。不說教,勝過千言萬語。

arrow
arrow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