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建華待業在家的那一陣子,很認真的做一個專業投資人,想說從股市賺一點生活費,在雜誌上、電視上經常有投資達人分享成功的經驗,他很羨慕也如法泡製。每天晚上做功課選股,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都用上了,一早起床看財經報紙,電視股市分析,然後盯盤下單,收盤後第四台老師的解盤他都勤抄筆記,比上班還要認真。但奇怪了,怎麼賺不到錢?

 

密技無法言傳只能意會

「菜販專買低價股,晉身億萬富翁」、「明牌自己找!穩賺十倍投資法」、「不買飆股,年均獲利40%」、「投資基金350萬變1億」。這些是從電子信箱中隨手取樣的幾封信,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標題都很聳動、很吸引人,這是媒體操作的第一要件,標題一定要吸睛,讓人有繼續閱讀的誘因。

 

這些達人的故事或許是真的,但也只是幾百萬投資人中的極少數,一般投資人都誤以為只要跟著專家照做,也可以像他們一樣賺到錢,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很多達人都是經過慘賠的過程,從失敗的經驗中得到一些啟發,那種遍體麟傷的煎熬、破釜沉舟的決斷,是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在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中,摸索到一些眉角,慢慢才轉敗為勝走上成功之路。

 

如果有人初次進場就賺到錢,那只是運氣沒什麼好吹噓的,因此愈曲折的故事才吸引人,但別人成功的模式是無法套用到自己身上的,因為在下決策的瞬間,過往的經驗不斷浮現腦海,如何做出最好的判斷,可能只是一個自然的反射動作,並不在教戰手冊中;就好像學功夫,一招一式可以依樣畫葫蘆,內功心法就要自己在呼吸吐納中感覺。

 

失敗的經驗更可貴

股市是瞬息萬變,很難完全複製別人成功的方法,但是可以從別人失敗的經驗中學習,除了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還要看別人如何面對挫敗,如何處理虧損。賺錢的股票不用管它,何時賣只是賺多賺少而已,重要的是當套牢了虧損部位一直擴大,要如何處理才是智慧。熬過空頭市場寒冬的人,才能看到多頭的春天。

 

我們必須承認股市的錢不是那麼好賺的,如果好賺大家都不用上班工作,去炒股就好了,或許有人說在股市賺錢不難,但是要持續的賺錢卻很難。從別人身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再經過市場的試煉不斷的調整修正,最後才可能是屬於自己的一套操作邏輯。

 

遠離市場才會賺錢

股票要賺錢要遠離市場,每天盯盤的一定是短線投資人,股有明訓「滾石不生苔、短線不聚財」,常勝將軍不會天天出征,而是有機會有勝算的時候才出手。去號子看盤容易受到現場散戶的干擾,經常是股市漲大家瘋狂追買,股市跌大家爭相殺出,羊群效應是散戶的特性,跟著散戶走怎麼會賺錢。

 

將自己抽離市場找到有利的制高點,站的高看的遠,蒐集資訊心有定見,行情走勢了然於胸,運籌帷幄調兵遣將,比自己身陷沙場四處征戰勝算高的多。

 

終於接到上班通知了,建華調整生活作息開始做一個上班族,但是他還是無法忘情股市。每天晚上抽時間做點功課,選幾檔價量不錯的股票,然後設定一個價位直接網路下單,隔天買到也好、沒買到也罷,平常心看待就不會患得患失;如果有賺錢就設定一個價位賣掉,過了一陣子他發覺,不盯盤反而賺到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