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今年下半年股市最夯的話題,iPhoneiPad肯定名列前矛,不僅帶動觸控類股連袂大漲,尤其是吃到蘋果大補丸的勝華,九月營收更創歷史新高。偏偏就在此時,卻有篇外資研究報告調降勝華投資評等及目標價,引發公司不滿揚言提告。




 

角度不同,評價不同


交出這份研究報告的研究員,剛從國外名校畢業回國,進入摩根大通,經過公司兩個月訓練,交出了第一篇報告。該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蘋果iPad出貨預估將趨緩,再加上奇美、友達也加入市場分食大餅,明年第二季觸控面板可能供過於求,勝華對蘋果的出貨將不如市場預期,因此給予「減碼」評等,並降低目標價。


 


勝華表示,證券分析師應對他的報告肩負「品德」與「品質」的責任,這篇對全球投資人發布的研究報告,內容不符合詳實、正確的基本要求,也懷疑其品德與專業。導致股價波動,對廣大資訊不對稱的投資人造成傷害,為維護股東權益必須站出來伸張正義,不排除對這位分析師提告。


 


外資圈則認為,公司對一名研究員下如此重手,以後誰敢拜訪勝華或寫研究報告?法人的研究報告具有其獨立性,除了要客觀的多面向觀察,加入個人的主觀看法也很正常,而且研究員的報告還是要經過資深主管的核准,程序上並無不妥。


 


市場謠傳,摩根承銷勝華海外存託憑證(GDR)破局,研究部才發布負面報告。更弔詭的是,勝華八月初融券只有三萬多張,卻在觸控面板正當紅時,融券餘額一路暴增到七萬多張,是誰在放空?


 


分析師已死,研究報告不必看?


倘若分析師揣摩上意,寫一些老闆滿意、客戶高興的報告,置專業於何處?難道投資人看到的研究報告原來都是美化過的,事實並不重要,報告一定要寫的漂亮?


 


而勝華貴為上市公司卻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社會新鮮人充滿幹勁,根據所學的專業知識及公司的訓練,做出的研究報告經過主管的簽核發布,卻因不符合客戶的需求可能遭致被告。


 


從此以後,市場上有關於勝華的研究、分析、評等可能都不必看了,因為研究員都只會挑好的說,如果說負面的報導就會被告,公司會被抽單,豈不是為扭曲的市場資訊再添一樁?


 


一場羅生門,散戶是輸家


勝華在外資報告發布前後股價跌了近二成,融券回補一萬五千張,空頭獲利約1.5億,在公司派與外資券商發生磨擦的期間,散戶投資人又成了犧牲品。


 


研究報告所言是否屬實,需要時間去印證。如果菜鳥分析師是對的,那就是公司心虛,為了發行GDR不能接受負面的報告,這種表面維護投資人權益,實際上卻是隱藏事實蒙騙投資人,再一次顯露股市的黑暗。


 


也有可能是菜鳥研究員被人利用,寫了一篇負面的報告把股價打下來,讓空頭獲利。唐鋒事件還沒落幕,盈正案正在查,又添一樁勝華的研究報告羅生門,不管真象如何,散戶永遠是輸家。


 


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每天都有法人的研究報告,投資人該如何判讀。例如上周花旗調升大立光評等,目標價上看772元,美林卻調降到505元,看多看空各有其根據,投資人最是無所適從。


 


我的建議是「不必看」,堅守自己的操作策略,從基本分析進場就從基本面出場;從技術分析進場就看技術面出場。這些研究報告的背後都有其目的及動機,報章媒體的消息滿天飛,不知道要相信誰,那就相信自己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