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美國又傳出有銀行倒閉,今年倒閉的總家數已累積到139家,照目前的情況看,今年的倒閉家數確定會超過去年的140家,這是創1992年信貸危機以來的最高記錄。反映出美國經濟持續疲軟,銀行依舊要面臨生存的考驗。
全額保障退場 限額保障三百萬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為了保護存戶,每次有銀行倒閉,存保公司除了要協調其他銀行的接手,還要動用存款保險基金去彌補虧損。我們也有中央存保公司,但是從明年元旦開始,民眾放在銀行的存款,最高保障額度從全額調到只有三百萬元。
前年全球金融風暴重創台灣經濟,行政院實施存款全額保障,到年底功成身退,政府推出配套措施,將原先的保障由一百五十萬元調高到三百萬元,而且還包含外幣及利息都獲得保障,甚至連未來人民幣在台掛牌都一併納入。但萬一發生銀行倒閉,存保公司給付是以台幣支付。
限額保障採不歸戶計算,也就是有大筆金額的人,可分別存在不同金融機構,如果有三千萬元放在十家不同的銀行,將全數獲得保障。看來因應全額保障退場,到年底前會有一批資金大挪移,民眾也要評估各銀行除了利率高,信評及償債能力也要列入考慮。
資產泡沫化的危機
根據安聯集團針對全球五十個國家做的「全球財富報告」,台灣名列亞洲第三富國,平均每戶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超過5.13萬歐元(約215萬台幣)。但台灣的超額儲蓄也代表民眾的理財偏保守,雖然錢放在銀行有存款保障,面對物價高漲及低利時代,錢是愈放愈薄。
民國一百年大泡沫雖然是一本暢銷書的推論,但是對我們一個叢薾小島,卻擁有全世界排名第四高的外匯存底,是喜還是憂?三千八百億美元的外匯資產,對應的是十二兆台幣的負債,而且還在不斷的逐月擴大,不得不令人擔心。
面對國際熱錢的襲擊,央行一夫當關做匯率保衛戰,為了保障出口阻升新台幣,壓低本國貨幣又造成資金氾濫;一邊要顧慮龐大出口業者的競爭力,一邊要擔心國內資產可能的泡沫化,央行難為。
承擔風險 追逐報酬 打敗通膨
美國二次量化寬鬆政策,撒出六千億美元救經濟,造成原物料價格及新興市場的股匯大漲,隨之而來的就是通貨膨脹,鈔票在不知不覺中蒸發了。民眾在面對這樣的資金狂潮,該如何保全自己的資產。
首先觀念要改變,財富不再是你擁有多少錢,而且要擁有打敗通膨的資產;錢不只是交易的工具,而是可交易的商品。在通膨隱然成形的年代,錢的購買力卻愈來愈低,留太多的錢只會喪失競爭力。
現在要擔心的不是存保只有三百萬,而是在3%的通膨侵蝕之下,五年後就變成
二五七萬該怎麼辦?投資雖然有風險,但是放銀行風險也不低,如果可以承擔一點風險,轉移部份資金到保守的固定收益商品,只要每年能創造3%以上的報酬,就達到避險的效果了。
現金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當錢不值錢,傳統的家訓面臨考驗。儲蓄是美德,但是錢愈存愈少,還要存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