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壽險公會統計顯示,今年前二月的初年度保費約2376億元,其中銀行通路就佔了一半以上,賣的多數是利變型壽險及投資型保單。金控業者在法說會上指出,銀行子公司今年保單銷售可望再成長三成,貢獻的手續費收入上看500億元。

 

銀行賺了誰的五百億?

通常金控旗下有銀行、壽險、產險,證券公司和投信,銀行是保險公司的通路,賺了五百億,是賺了誰的錢?一般而言買保險是不需要支付手續費的,如果有就要注意是否隱藏在費用裡,投資人可能還不知道自己被收這麼多錢。

 

年初金控自結去年獲利,十五家上市櫃金控共賺進約新台幣3000億元,年增率達17.5%,富邦金控是獲利王九連霸,國泰金控則是獲利絕對數居冠。以富邦金控為例,營業比重最高的是富邦人壽,佔淨收益近六成,其次為富邦銀行佔三成;人壽的主要收入是保費,而銀行最大的成本是利息支出。

 

任何公司要賺錢就是要「增加收入及降低成本」,所以每年壽險公司大舉徵才就是要賣保單,而銀行增加理專則是建議客戶將存款轉出去買保險,一方面減少利息支出,又可以有手續費收入,真是一兼二顧。

 

投資要知道自己權益

銀行利息很低大家都知道,所以只要設計一個商品報酬比定存高一點,通常客戶都會買單。但投資人可能沒算過,一個轉單不但利息收入沒了,還要支付手續費,這一來一去差多少;如果買投資型商品可能還會虧損,外幣商品可能有匯損,簽單之前都要想清楚,是否真正了解所投資的商品。

 

銀行通路賣的好是因為掌握客戶資料,存款有多少錢及客戶屬性理專都知道,長期培養的信任讓簽單變得很容易,保險業務員每天四處拜訪客戶就辛苦多了。銀行存款戶通常很保守,如果是在不知情下簽單或是業務員不當銷售,常常引發金融交易糾紛。

 

過去一般人只知道找原銷售單位申訴,或是去消保處申訴,現在有一個「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專門處理金融相關的消費糾紛。評議中心是個中立組織,不偏袒金融機構或投資人任何一方,希望以公平、合理、迅速及有效的方法,讓爭議案件達成和解或有效處理。

 

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

隨著金融商品的多樣化與服務多元化,很容易衍生金融消費爭議。評議中心自成立以來受理的評議及申訴案件以保險類為主,佔整體案件的八成以上,其中又以人壽保險居多。保險是無形商品,通常會在事故發生時理賠金額的認定,及業務招攬上有爭議。

 

保單是契約,具有法律約束力,在市面上銷售的保單都是經過主管機關核准的,照理說白紙黑字都有詳細的記載,怎麼會有糾紛。可能就是當初在銷售時,業務沒說清楚或保戶沒聽清楚,或是時日久遠也忘記了。

 

當有爭議時通常民眾都自認倒楣,因為不知道要怎麼處理,再者怕上法庭曠日費時又要花錢。目前民眾對金融消費相關權益及法條知識仍然不足,僅有一成左右的民眾知道金融消費評議中心

 

投資會有風險,業務員不要因為客戶怕虧錢而不告知,隱瞞和欺騙其實是一樣的。買金融商品有費用不管是內含或另外收取,也都要和客戶說清楚,以免誤會造成砸了自己招牌得不償失。

 

筆者因為搬家清理出很多東西,或許有些人需要,希望幫它們找到新主人,便宜也有好貨。

歡迎到49小舖逛逛。

arrow
arrow

    黃逸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